手机小说 > 历史小说 > 三国从江东开始 > 第七章背诵全文

第七章背诵全文

作为豫章郡的主水脉,赣水拥有大大小小上百条支流,其中仅仅是贯穿两县以上的大的支流就有修水、余水、锦江、豫章水、抚河等,可能是因为文气不张,这些大江大河都名声不显,但有一条支流,却是后世的大多数国人都知晓的。

潦水尽而寒潭清,烟光凝而暮山紫。

试问,谁没有背诵过这两句骈文的全文?

潦水跟暮山,就是因为这两句骈文而为广大国人所知,其中暮山全名叫暮阜山,位于豫章郡的西面,是豫章郡跟荆州的江夏郡、长沙郡的界山;而潦水,则是于琦接下来要去的地方。

潦水,发源于九岭山,由两条大的支流汇合而成,因为这两条支流分处南北,故名南潦水、北潦水。

朱皓指给于琦的海昏县旧址,并不在南潦水跟北潦水的交汇处,而是在交汇处往上约五十里的南潦水北岸的一个河湾处。

“这地方……”站在山上俯瞰整个县城旧址的于琦砸了咂嘴:“跟丹徒县是没法比,放在豫章嘛……啧啧,马马虎虎吧。”

“族长,为什么说马马虎虎啊,我觉得挺好的啊。”

“好?”于琦瞥了小五一眼:“你说的好是指它三面环山,南潦水绕城而过,此地山河形胜、易守难攻是吧?”

“对啊,”小五指着周围兴致勃勃的道:“族长你看,只要咱们在河口跟几个山口立个寨子,驻扎一队人马,足以抵挡千人大军,这还不好吗?”

“哼”,于琦摇摇头,不屑的道:“小了。”

“格局小了。”

“你光想着怎么防备敌人的进攻,你为什么就不想想怎么御敌于国门之外,咱们去打对方,而不是让对方打到咱们家门口呢。”

“嘶。”

似乎是被于琦的豪言壮语给惊到了,小五以及附近的于氏部曲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部曲们的表现让于琦非常不爽,但是没办法,谁让他们这些人的老家都被人端了呢,他现在要是指天画地的赌咒发誓,说什么“绝不会让被人打到家门口的事再发生第二次”这种话,不过是让人笑话罢了。

踏踏实实的行动,胜过夸夸其谈的虚言。

所以于琦干脆不做言语,继续俯瞰周遭的山河地理,一边看,一边在心里对县城及周边地域做出大体的规划。

刚才于琦之所以对这里的环境做出马马虎虎的评价,就是因为这里除了在军事上的表现比较好之外,其余的条件并不太好,尤其是在耕地方面的表现。

作为农耕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,耕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而就于琦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,这里的耕地条件虽然跟丹徒县那连片平坦的耕地没法比,但也不算太差。

在县城旧址的东面,顺着南潦水两侧有成片的冲积平原,目测估计得有十万亩以上,而在北面,也有一片扇形的冲积平原,目测也得有几万亩。再加上附近的山沟河谷,凑个二十来万亩的耕地应该是问题不大。

有二十万来亩耕地,一户能分三十亩到四十亩……

不对!

帐不是这么算的!

在心里默默测算的于琦忽然想到一个问题:他们于家名义上的族人只有两千来户,再加上朱家以及跟随他们迁徙的普通百姓,也不过四千户。

于家跟朱家的徒附奴仆加起来得有五千多户,这些人在于琦的潜意识里,是被当做跟族人一样的普通百姓计算的,然而实际上,这些人是没有“完全人权”的。

如果把这些徒附奴仆当成普通百姓对待,那就是在跟这个时代以及整个家族作对,于琦脑子糊涂了才会做这种事。

但是这些人又不能不考虑进去,毕竟他们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太大,以前在丹徒县有足够多的土地养活他们还好,有活干有饭吃能活着的生活条件足以掩盖大多数的矛盾。现在耕地少了,肥沃程度也比不上丹徒县,土地产出的降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,一旦闹出什么乱子,后果就十分麻烦,这也是于琦不愿意看到的。

所以还是要把他们考虑进去,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给他们看到希望。

与此同时,于琦记忆里的一些东西也逐渐浮现,由此想到更多的东西:耕地不能一下子分下去,要留出相当一部分作为族产;家中有在部曲中服役的、掌握稀缺性手艺的匠人要跟普通百姓一样吗?

…………

越想越深,各种问题纷至沓来,想的于琦脑子发胀,不得已蹲下身子缓一缓。

一想到别的穿越者要么穿皇帝,要么穿太子,再不济也穿个公侯世子,斗倒权臣之后就皇权在手、大权在握,想干嘛就干嘛。他倒好,一穿越就要流离失所,要学习打仗,这也就罢了,毕竟哪个男儿不曾幻想过指挥大军驰骋疆场?

现在还要学习治家!

还是自学!

这就很过分了!

淦!

当甩手掌柜是不可能的,关键性的权力必须握在自己手里。

而且通过这次举族迁徙,于琦已经将族内各分支、各乡各里打乱分散,降低了原本各族老、管事的权威,等到迁徙过来后重新组合安置,又是一次权力的重新分配,于琦正计划通过这一过程,重新树立起嫡宗主脉的绝对权威,确切点说,是树立起他在于氏宗族里的绝对权威。

所以不管事情多难多麻烦,于琦也不可能假手于人,这种事情,就跟某些事情一样,必须亲力亲为。

不知不觉间,已经夕阳西下,群山披金,于琦从地上站起来,一边捶腿一边问道:“算算时辰,他们应该已经到了吧?”

“应该到了。”

于琦一行是今天早晨从南昌来到这里的,到了这里之后,于琦就把他们来时的船队派了回去,等他们再来的时候,就是满载着奔赴新家园的于氏族人了。

想想他们这一路上回去都是顺流而下,于琦点点头,心中默默划算着进度:今天到,明天上船……

不出意外的话,最早明天傍晚,最迟后天上午,第一批迁徙过来的于氏族人就要踏上这片新的家园了。

想想还真是期待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