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武周小书童 > 第69章 实际,也不实际(求推荐,求收藏)

第69章 实际,也不实际(求推荐,求收藏)

这里的事情暂时是解决了,弘毅想着该回学院去了,王祖安拉着弘毅不放,不想让他回去。

弘毅来了句:“我和你姐还没有拜堂呢。”

王祖安说道:“要不今天拜?”

“去你的。”

因为弘毅的缘故,店铺得以重新开张,差一点家破人亡的危机得以解决,王羽嫣极力的挽留弘毅,请他晚上在家里吃饭,甜甜的声音,拿手的厨艺,都不由得弘毅不留下来。

闲着没事,弘毅在王记米面行转了转,不大的店铺,经过任前手下人的收拾,已经焕然一新,然后又经过王羽嫣的安排布置,米面行几乎和之前的一模一样。

米堆单独放在一块,面堆单独放在另一块,还有杂粮区域。杭州人偏向于米食,都种植水稻,所以整个店铺米占据一半的空间,其他的占据另一半,这种地域化的米面结构布置也是杭州大多数米面行通用的布置方式。

米分为两种,一种糙米,一种正常使用的大米。而面就一种,杂粮少的可凉,感觉整个店铺就是一个小小的粮仓。

弘毅觉得,这种方式可以改改,比如说,可以让人们选择多样化,种类丰富化,单单就是选择大米了,也可以有多种选择。

之所以弘毅选择过来看店铺,其实他是有目的性过来的,俗话说的好,民以食为天。

粮食店铺看着虽然不起眼,但它是维系一个城市生存必不可少的纽带。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屯粮,要在各个重要的地方建立粮仓的原因,一旦有战争,一旦发生天灾惹祸,粮仓就是天,就是命。

就因为这一点,弘毅对粮食店铺很感兴趣,他想着,自己有了一大笔钱,是不是也该想着怎么用用了。

想着想着,他脑海里又有不少的建设性的想法,一个接一个的冒了出来,不知道能不能实行。

当弘毅来的时候,账房就在柜台上打着算盘,聚精会神的算账,他有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弘毅,以为弘毅就是闲着无聊,过来走走,打发时间来着。

过了好久,仍旧不见弘毅离开。有些不愿意了,因为他已经算完账,打算回去了,弘毅不走,他怎么关门。

“公子,你是不是该回去了,我要关门了。”账房问道。

弘毅现在身边正缺个人,账房过来了,正好。于是他说道:“你来的正好,我有事情要说,你帮我记一下。”

突然的被吩咐了,而且不是东家,账房的心里不大乐意,碍着弘毅的身份,账房没有说什么,很不情愿的从柜台取来纸笔,慢吞吞的走了过来。

弘毅以类似半交流半吩咐的口气说道:“刚才我看到店铺的陈列,布置,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改一下,你帮我记记,顺便你有什么意见,可以提一提。”

走到大米陈列的区域,弘毅说这里可以多放一些米,多元化的选择一些,各省的米可以采购一些,米的质量高低也要分出来,胚芽米,精米,普通米,糙米等等,要分出种类来。

账房心里暗想,怎么这么快就想当东家了,不就是从赌场把房契地契赢回来了,肯定用的什么见不得人的三滥的手段,一个无赖也懂如何做买卖?那次装江湖术士,账房也在场,他对弘毅没有什么好印象。

嘴上不说,心里不愿意的表情在脸上是藏不住的。弘毅见他回应的不上心,也没有说什么,淡淡的说道:“这里没有你的事了,你忙自己的去就行了。”

账房把要关门的事情说了一下。弘毅让他放心离开,他会锁门的。

有了弘毅的承诺,账房乐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径自离开了店铺。

没多一会,王祖安过来了,家常饭菜都做好了,叫他姐夫弘毅过去吃饭。

“你会写字吗,你要是会写,帮我记记一些想法。”

王祖安满口答应着:“姐夫,别的本事我不会,我写字的本领还是很厉害的。”只见王祖安拿起毛笔,几下的功夫,十几个字一蹴而就。

弘毅把思绪整理了整理,把刚才的想法重复了一遍,弘毅话语所到的地方,也是王祖安毛笔所到的地方。

说到面的时候,弘毅着重强调了面的种类,用途,以及深加工的程度。采购面粉,需要从哪些地方采购最好。说的一套套的,听的王祖安佩服的五体投地,他的姐夫是全能高手。

有些也是弘毅从平板电脑里借鉴的,以前从来不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弘毅,到了这个时代,不由得他不关心,国民生计的大事情。

另外弘毅还说到了,店铺经营的多元化,除了米面种类的多元化,可以增加调料等制品。

迟迟不见王祖安把弘毅请过来吃饭,王羽嫣亲自过来了,她看到弘毅正就着店铺发表横篇大论。观点很新奇,实施起来困难多的是。

别的不说,就说多元化的种类,采购很麻烦,资金也需要不少。还有整个店铺种类是多了,普通的有很大需求量的米面没有地方放了。

店铺是既当店铺用,也当仓库用。

面对王羽嫣毫不客气的反驳,弘毅说道:“这是长远的计划,困难肯定是很多的。”

王羽嫣也不好打击自信满满的弘毅了,说道:“好了,弘公子,我们该吃饭了。”

“好,边吃边说。”就像是一家人似的。其乐融融的向厅堂走去。

桌子上摆满了一盘盘的家常菜,醋溜土豆丝,红烧肉,肘子,蚂蚁上树,西湖醋鱼等等,红红绿绿的搭配,看着就有食欲,全部都是王羽嫣亲自下厨的杰作。

不等开吃,王祖安下手抓了一块鸡腿,放在嘴里,吃了起来,惹得丫鬟俏儿说道:“小姐,少爷又贪嘴,在偷吃了。”

席间,王羽嫣她爹是要过来的,刚下床,感觉身体不舒服,又没过来。

这样,桌上就剩下三个人,弘毅,王羽嫣,和他的弟弟、王祖安。王羽嫣丝毫不介意,让旁边的丫鬟过来吃,几个丫鬟碍着身份,就俏儿坐下来吃了。

弘毅一开始说他的宏伟志向,说着说着,话题从米面行转到了王家的历史上来了。从王羽嫣嘴里,弘毅知道了,杭州一半的大米的生意都在杭州王家手里控制着。所以弘毅的志向,实际,也不实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