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小说 > 历史小说 > 山野自耕农 > 第129章 榜样国师

第129章 榜样国师

从苏青砚手里,秦川又顺来了一份详细的禹朝区划图。

这下,秦川总算是知道了云州所在的位置,也大概了解了禹朝在这个世界所处的地理方位。

禹朝的版图不大,大概跟北宋时候差不多,位于大陆的东南角。

往内陆方向,北边是刚刚建国不久的北蛮王庭,往西是西羌,西南角位置是白氐,加上禹朝也总共不过四个国家。

其余小的氏族民族,还够不上国家的称谓。

往东南方向,是一望无际的大海。夷州岛位于最南端,往北是宛州,宛州岛再往北是飞鱼岛。

以三大岛屿做砥柱,再加上其它的一些小岛,组成了一道近万公里的岛墙】,为禹朝圈出来一个巨大的内海。

美中不足的就是,飞鱼岛掌握在北蛮手中,让这个院墙出现了一个缺口。

是以,北蛮跟大禹一样,拥有着较为强劲的水上力量。

只是叫法不一样,大禹的水上力量叫水师,北蛮的水上力量叫海盗。

这是一个以劫掠为生的游牧民族,也就是近几年统一之后,才开始有少量的耕种活动。

劫掠虽然来的快,但是一点都不稳定。哪回要是抢不到粮食,整个部族都得饿肚子。

此刻,北蛮,王庭之内。

蛮王盘坐在羊毛毡上,身子前倾,有些急切地问道:“国师,我们已经耕种三年了,什么时候才能挥兵南下?”

庞靖远羽扇轻摇,老神在在的样子,“若是大王只想兴兵劫掠一番的话,随时都可以南下;若是大王想要灭禹称霸,成就天神伟业,恐怕还得在等至少五年。”

见蛮王还想说什么,庞靖远抢声道:“大王十有五而掌兵,三年,驱西羌,退南禹,定蛮乱。年方弱冠,即称汗王,后灭海盗,开商旅与耕织,始有北蛮之于今也。

然,万世之基将立也,非为旦夕之功,非在个人勇武,而在刀兵之利,族民自强……我北蛮之刀兵固然锋利,而族民之积蓄尚薄。

是以国战之初,我军必然势如破竹;复战,则两军胶着;再战则吾军将败。盖因族民之积蓄不足,后继乏力也。譬如猛牛骏马之入泥潭,虽有千斤之力,千里之能,亦无能救陷沼之身也。”

“竟如此恐怖?”蛮王收了收心神,似乎有点不太相信。

庞靖远恭声道:“王,若战,胜于斯。”

“那孤王当如何?”蛮王问道。

“寻常即可,冬日将至,王上可去巡边。我蛮族识字之人甚少,不通知识,无以御天神之力。这次往上可多请几个文师和匠人回来,但凡有一技之长的都要。”

庞靖远有些头疼,这些蛮人一个个粗鲁不堪,又不识字,搞得他想做点东西都找不到能听懂他说话的人。

好在这蛮族的王还算懂礼貌,让他这几年做了不少事情。

作为交换,他也给蛮王出了不少主意。拉拢分化,联合打击,三五年的时间就让北蛮统一。

再然后,他又花了三五年的时间,让蛮王收拢人口,定居耕织。

当然,种田的都是从边境掳掠回来的。然后,让那些没有牛羊放牧的家庭,跟在禹朝百姓后面学习怎么种地。

北蛮土地肥沃,居然拿来放牧,实在是暴殄天物。

在庞靖远的亲历指导下,这些开垦出来的土地,每亩也能打粮食差不多五百斤,比大禹朝那边高多了。

这是老天爷赏饭吃,羡慕不来的。

唯一不足的就是,一年只能种一轮。往南点的,勉强能种上两轮粮食。

所以,在庞靖远的一番唆使之下。蛮王又把飞鱼岛从海盗手里抢了过来,在岛上种田。

你还别说,飞鱼岛上雨水光热充足,一年种两轮粮食绰绰有余。

经过几年的努力,总算是让北蛮仓库里有了一层薄薄的储备粮。

按照庞靖远的估算,恐怕还得再有十年,才能储备到能打一场国战的地步。

十年的时间,可不仅仅是存粮食,人口,武器……这些东西都要储备。

北蛮骑兵虽然强盛,但是人口太少。一旦真的干起来,十有九被禹朝用持久战】给拖死。

为了北蛮,庞靖远觉得自己是操碎了心了。

所以,他决定回自己的府上寻求一下身体和心灵上的安慰。

北蛮王庭,这里是一座城池。

庞靖远的府邸就在宫墙外面不远处,方便蛮王问策。

作为一个新世纪公民,他的眼界还是有的,而且这年头,谁还没看过几本历史类穿越小说。

水泥,火药,炼钢厂,可以说是穿越者三大必备基础技能。

作为一个矿场老司机,他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。

“可惜了,要是我给食堂采购的那些食材也穿过来的话,我何至于要等那么久。”

庞靖远轻轻晃了晃脑袋,然后摇着羽扇往宫门外走去。

因为惦记着车上的土豆玉米,庞靖远穿越之初派人寻找了无数地方,但都没有发现小矿车的痕迹。

慢慢的,庞靖远也就熄了找土豆的心思。一心一意开始辅佐蛮王统一。

为了打造自己的高人形象,庞靖远让人弄了这么一柄羽扇。没事就拿出来摇几下,特别是谈论正事的时候。

尽管冬天有点冷,但好在这东西它也提神。

年时间,庞靖远已经养了一屋子的老婆了。孩子也是熙熙攘攘一大堆,谁让这鬼朝代,没有什么好的防御措施。

庞靖远一枪一个,为了不断供应,他只能多娶了。

再等几年,等蛮王一统天下,他就可以安享晚年了。

……

秦川把禹朝地图卷起来,然后放到桌子一边。

“先生,你叫我?”黎氏莲大步推门而入。

“学堂已经搭建好了吧。”秦川坐靠在椅子上,“让黎三他们发个通告出去,就说学堂开始对外招生。无论是佃户还是自由民的孩子,都可以报名入学。”

“那学费如何收取?”黎氏莲问了一句。

“学费嘛……”秦川想了想,继续道:“按照一年一两银子收取。”

十文钱为一吊,十吊为一贯,十贯为一两,十两为一金。

一两银子一年,算起来也不贵了。

秦川补充道:“如果有交不起钱,或者不愿出钱的也可以免费入学。但是,要签订一个契约。”

“什么契约?”

“就是念完初学,要替我们做工三年,中学五年,高学十年。期间学堂提供基本的食宿用度。”

“如此,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了。”黎氏莲点点头。

至于违约,这年代你违约试试看。

顶着牙城令名头,秦川就是牙城官面上的老大。而且还是高度自治,连法律都自己制定那种,不怕死的就违约试试。

当然,秦川也不会借势压人就对了。

对于百姓而言,这也是有莫大好处的。

孩子生出有人养,有书读,读出来还有活干,这一举多得嘛。

如此政策,聪明的自由民晚上回家怕不是要偷偷摸摸的多生几个娃子出来,好占秦川的便宜。

这种事要趁早,毕竟,万一秦川想明白后悔了咋办。

PS:这是一只懒惰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