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明末试锋 > 第六百二十七章 兵部尚书之职人选

第六百二十七章 兵部尚书之职人选

由于这次征明损失不小,钱粮、人口、牲畜等所得是大为减少。

在原有的历史上,清军所得十分丰厚、

在大明境内抢掠的人口、牲畜总计:“马骡二万五千九百七十四头、人七万三千二百九十口、牛驴八万三千九百九十头,马骡人牛驴总计十八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头口。”

但在此时,掠回来的人口只有数千妇孺老幼和少量的壮丁。

年轻力壮的都和家人跑了。

牛驴马骡等只抢运回一半。

一路上还由于行军匆急,牲畜又遭受了一些损实,收益大减。

这个坏消息放出,使得盛京及周边粮价大涨。

就在朝鲜使者到达的一天。

崇政殿内在没有大汗皇太极的情况下,由户部承政英古尔岱、马富塔奉皇太极命令集群臣于大政殿,宣谕责怪各王公大臣,藏粮于家,不肯出售,导致粮价上涨,影响民生,严厉要求各家大户,除了自家口粮外,其余一律售出。并严令各家出售粮食百石,以平物价。

并宣旨境内要各个百姓,都要今后勤耕细作,施肥锄地,及早播种,适时耕耘敷土。

而对阿济格等人的处罚下来了。

夺阿济格五牛录,罚银千两不降爵,阿巴泰、杨古利两人都是罚银千两而已。

高高而举,轻轻放下。

皇太极坐在清宁宫,静静的处理着政务,等待着日期一到,杀向朝鲜。

……

京师。

乾清宫。

崇祯皇帝使劲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。

政务一件一件,实在太多。

虽然有司礼监的内臣帮他将各地的奏疏一一分门别类,但时依然看得他精疲力尽,头晕眼花。

但他不看,让司礼监内臣批红,又担心这些人在中间上下其手弄权。

毕竟魏忠贤的例子还历历在目,时间并不远。

一旁的王承恩,等崇祯皇帝歇一歇缓过来了一些精神,从衣袖中拿出一本奏疏道:“皇爷,这是周提督的上疏,奴婢特意将其挑了出来,以便皇爷阅览。”

崇祯皇帝边伸手接过奏疏,边问道:“是什么事情?”

王承恩躬身道:“回皇爷,周提督这次上了两道奏疏,一份明疏。一份密疏。密疏臣不敢看,但明疏奴婢看了几眼,说的是蒙古喀喇沁、土默特四部的事。这不是周提督出边抓了他们部落的民众么,断了他们的根本,他们急了,要找周提督谈判。周提督还有些分析,一并的呈了上来。”

崇祯皇帝低头开始翻阅明疏,边看边点头道:“周卿这次抓的军机不错,确实是个绝好的机会,仗也打得不错,大胜,伤亡很小。但这样的先斩后奏、擅自出境作战,胜了很好,败了,朕也保不住他。”

“还有这小子,根本不顾朕的安危,只想着他的打仗,朕该是处罚他呢,还是该大大奖励他呢。”

崇祯皇帝低着头快速的翻看着周大虎的明疏,心中已经有了决断。

当然,这是周大虎的功劳,还就是他去谈。

崇祯皇帝也明白,蒙古人崇尚强者,派朝廷文官去谈,恐压不住对方。同时他也想看看周大虎的处理事情的能力,他不是一直嚷嚷着文武互移的事吗?那就让朕看看其文事的能力。

他的要求不高,就是让大明能够减轻压力,让有关的边墙,能够得到一时的平安。

至于派文官去当副手一起谈判,他想一想还是算了。

一人做事一人当,省的麻烦扯皮。

崇祯皇帝拿起朱笔,直接在上疏上批下了自己的旨意。

随即他又拿起了周大虎的密疏,仔细的看了起来。

看完后,崇祯皇帝微皱眉头,要人、要官、要位置……

要黑云龙过去给他当副将,这倒不是不可以。

黑云龙在京师京营当副将,却是总兵的位置。但他对曾经被俘虏抓去而回归的将领,虽然有所使用,但心中还是对其在京师带兵,还是警惕的,放其回去,也是可以的。

但对要官要位置,崇祯皇帝心中有些别扭。

不过对方手下有不少将领立功,原本就是会有提升,只是这一次周大虎的要求的官员位置都在他的防区,这样肯定会安排自己的手下,这样会不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地方势力呢?

这不是他对周大虎不信任,而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,必须有所警惕,这是他的责任、实际上上他对周大虎还是极为信任的。

周大虎年纪轻轻,白身战功升了上来,没有朝廷的家世羁绊,以及将门势力的牵扯,他对其很是很放心的。

再想想,真有什么意图,会这么大摇大摆的给自己手下要位置吗。

想到这里,崇祯皇帝笑了。

在所有的武将当中,比起将门世家武勋来,他更看重他一手提拔的年轻将领。

思考了半天,崇祯皇帝还是同意了周大虎的请求。

至于密疏中的几句话,说要大力整顿宣大山西三镇的边防,这本就是对方的应有职责,直接被崇祯皇帝看了一眼一带而过忽略了。

见周大虎的上疏事情处理完后,崇祯皇帝将精力放到了朝廷正在廷推的新任兵部尚书这件事情上面。

现在他的案头就有一份兵部和吏部,会商提交上来的兵部尚书人员举荐名单。

这一份名单,共有十人:

“戎政尚书陆完学;”

“兵部代理尚书王业浩;”

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熊文灿;”

“崇祯初,历兵部左、右侍郎,拜尚书,致仕归的申用懋;”

“天启五年兵部右侍郎,总督两广商周祚;”

“兵部侍郎巡抚天津贺世寿”

“总督漕运兼巡抚庐、凤、淮、扬四府,驻凤阳朱大典”

“兵部尚书,总督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广、广西军务兼贵州巡抚朱燮元”

“知兵善谋闻名朝野,南京兵部右侍郎、尚书,傅振商”

“兵部右侍郎李若星。”

看着这些名单,崇祯皇帝左看右看,前思后想,都不和他心意。

不是岁数大了,就是人选老旧,有的则是位置重要,不能轻动。

崇祯皇帝摇摇头,心中倒是浮起一个人选。

很快,吏部尚书谢升接到圣旨:

“中枢关系甚重,还着广咨确核,如有堪任着,不拘在籍守制,再推几员来看,不得滥举、塞责。”

“钦此!”

吏部尚书谢升接完旨,心中却是一声苦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