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王文才来说,投靠刘备仅仅是选择上的不同,不应被道德所绑架。
至于许多人所说的投降主义,他也不认同。
所谓投降,只应针对外族,而刘备和诸葛亮可以被称之为外族吗?
即便蜀汉人和现代人在观念上有一些不同,但也只是思想之争,是可以通过后期地努力改善的。
如今唯一的麻烦就是刘备,其对于现代人的恶意几乎是不加掩饰的。
他还清除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刘备时的场景,在其眼神深处,充满了不屑、厌恶、敌意,就如同生死仇敌一般。
不过看问题要长远一些,此时的刘备已经三十有七,即便因为身体素质的提高可以多活一些,但能活多久,九十?还是一百?
只要将其熬死,这最后一道障碍也就消失了。
几十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,根本不值一提。
相比于抵抗而造成的杀戮,此时的王文才甚至觉得自己是在做功德,带有强烈的使命感。
他要为现代人争取一个最为合理的发展方向。
……
在一间颇为典雅的房间里。
王文才正在和智囊团商讨对策,就在一个小时之前,诸葛亮遣人送来了消息,而这个消息也让他异常地振奋。
在诸葛亮的信中,已经明确地表示,对方会在合适的时机全力劝阻刘备,在政策和法律上,给现代人一个清晰的定位,甚至可以和蜀汉人平级。
如果此事成了,绝对是惠及万民的大事,以后在巴蜀地区讨生活的现代人,将不再忍受战争之苦,会和蜀汉人一起,全力地建设蜀地,使之成为真正的天府之国。
……
只是王文才不知道的是,因为刘备的突然降临,整个巴蜀地区也被迅速地搅动起来。
这里面,尤以盘踞在眉市的梁武帝萧衍为甚,身为南朝梁的创建者,萧衍执掌南梁足足四十八年之久。
这位笃信佛教的菩萨皇帝甚至可以用英明神武来形容。
从一开始地伐竹沉木,用极短地时间结束了南齐的统治,随后又大力发展儒学、弘扬礼仪,建立了五经馆、五礼制,同时又将佛教立为国教。
这是一套以佛教治心、以儒学治世的体系,而梁朝在其治下,也的确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
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”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诗词,其所描绘的正是当初梁朝的盛景。
如果不是因为晚年过于沉迷佛教,以至于四次舍身为佛,这位一生节俭、崇尚素食的帝王,极有可能创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。
这么说也并非没有根据,当初北方的魏国已经衰落,再无能力对南方形成威胁,甚至后来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,这本应是南方发展的大好时机。
要知道,此时梁朝的户口数已经突破了百万,比后面诞生的陈朝足足多出了三十万户,如果再加上隐藏的黑户,人口数甚至有可能突破了千万。
在其手下,有陈庆之、韦叡这样的名将,也有昌义之这等擅长防御的守将,领兵打仗的人才是不缺的。
当然,也正是因为其晚年的失智,导致其降临华夏之时,仅仅得到了一个八阶秘境的评价,不仅人口比刘备少了整整两千万,就连军队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如对方。
如果硬拼的话,他是打不过刘备的。
此时的梁武帝正值壮年,也是精力最为旺盛的时候,自然不会坐以待毙。
在探查到刘备的消息之后,便第一时间展开了行动,他一方面加紧攻占地盘,另一方面也在暗自联络。
短短地时间内,便得到了不少势力的支持,这份名单里,甚至还包括了前蜀的建立者王建、后蜀的建立者孟知祥、南唐的建立者李昪。
其他较小一些的势力更是多达十余个,像是洪秀全、南诏国、大理国、成汉(五胡十六国)、刘璋、张鲁、张献忠等等。
随着协商的深入,一个攻守同盟的条约也在此刻成行了。
在这份条约里,各家的势力范围也被重新划定,并且做出了规定,在同盟期间,不准许有任何势力互相攻击,一切以稳固地盘、增强实力为主。
而绵市,正是洪秀全的地盘。
当然,此时的绵市还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势力,即便洪秀全想要一统,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个条约一旦实施起来,也能从一定程度消除一些猜忌,也可使各大势力腾出手来,加快统一的步伐。
此时有刘备这尊大神压着,也不会有人去反对这项条约,因为他们都清楚,保持同盟还可存活下去,一旦相互攻伐,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。
而对于现代人来说,这项条约的成行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噩耗。
以前的现代势力,还可以拥有相对窄小的生存空间,但现在,却只能是任人宰割了。
对于这一切,此时的李子木还不得而知,即便是知道了,也没有任何的办法,华夏历史太过于璀璨,历史上出现的猛人也极多。
现代人想要靠一己之力去对付如此多的朝代,本身就出于巨大的劣势,这不是光靠人口数就能弥补的。
王文才想到了开始,却没有想到过程和结尾,以如今的局势,根本不用等到刘备统一巴蜀,单单是梁武帝这些人,就足以让现代人万劫不复。
更别说这个联盟的实力并不比刘备弱,甚至还要胜出很多,比人口,他们几个势力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八千万,比军队,他们更是三倍于刘备,就算是比人才,他们也丝毫不差。
武有陈庆之、韦叡、李定国、杨秀清、石达开、张任、严颜、李仁罕……
文有法正、赵季良、张松、沈约、范云……
阵容堪称豪华,如此实力,如果能够上下一心,就算真的灭掉刘备也不是不可能。
在可以预见未来,这两大集团将左右整个巴蜀地区的局势,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混战也要到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