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小说 > 历史小说 > 贞观家教有点躁 > 第165章 程白鼠

第165章 程白鼠

煤炭票涨价了,而且在黑市被倒卖,这也是张济安发行的时候没有想到的。

他本来只是为了提前抢占市场,不要在这段空窗期什么生意都不做,没想到在这大唐居然把期货搞出来了。

这种情况其实他并不喜欢看到,毕竟,这种炒作说穿了还是变相的涨价,而且这种涨价里面的利益并不归他所有。

整个炒作买卖的过程就像击鼓传花,最后一个砸在手里的人便是那个倒霉蛋。

中间商谋取的那些利益,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,而那些大家族他们不需要靠这个来盈利,所以说他们基本上不会承受这里边的损失。

最终在黑市上买到煤炭票的往往都是那些小老百姓,也就是说,中间商的操作,实际上是在薅穷人的羊毛。

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。

“从明天开始进行限购,每个人买煤炭票不超过一万斤。”

这倒是让程咬金这几个黑心的狗大户有点不理解了,凭啥要限购啊?卖面的还怕吃八碗?只要他有钱就来买啊,卖谁不是卖?你管那么多干什么?

张济安耐心的给他们讲了一下,这才使得程咬金和尉迟敬德这几个浑人有点明白了。

当然,皇家现在也是煤炭行的股东之一,这些消息自然有人给李世民汇报。

刚开始的时候,关于煤炭票在倒卖的事情他也没有在意,作为皇帝,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,谁闲着没事干管这些事情。

但是今天,韦挺给他将这些事情说了之后,他才反应过来。

“嗯,还不错,还挺有良心的。这小子说的对,之前我们倒是疏忽了。”

“不是疏忽,是陛下日理万机,太忙了。”

老李不再说话,开心的点了点头,这家伙太有眼力劲了。

一场大雪过后,终于又有一大批的煤炭运到了长安,温暖碳行的仓库里边再一次堆满了煤炭,拿着煤炭票的人开始兑换。

然而这几天发行的煤炭票有点多,而大规模的生产又刚刚开始,所以也不可能把发行出去的煤炭票都兑换回来,甚至有的人还在拿着煤炭票在黑市上倒卖。

当然因为有煤炭到货了,所以煤炭票的涨价也不再疯狂,甚至都开始有了下跌的趋势。

现在煤炭的供应已经开始了,看这趋势,将来很可能不在再紧缺,要这煤炭票有什么用?

这也是一件好事,估计等到煤炭完全可以足量供应的时候,这煤炭票也应该能够完成它的使命吧。

张济安可真的不想在这大唐搞什么计划经济了,这韦挺出的主意,虽然缓解了一下长安煤炭紧缺的问题,但是这一次煤炭票上涨的过程中,被薅羊毛的就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。

其实大家都知道,这一次煤炭票倒卖的主要黄牛党,就是来自长安的韦杜两家。

这些世家做事让张济安很不喜欢,什么机会都不放过,就一个冬天取暖的问题他们也都要插一手。

怪不得李世民要收拾他们,这些家伙一边喊着皇家不能与民争利,一边却在薅老百姓的羊毛,不收拾他们收拾谁?

经过半个月的时间,煤炭生意终于走上了正规,市场逐渐趋于稳定,张济安取消了煤炭票的发行,但是煤炭的限量供应却依然在继续。

毕竟现在是卖方市场,市场上煤炭供不应求的现状依然存在,还有许多人因为买不到煤炭不得不去买木炭。

这也说明长安的燃料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。

本来李勣他们建议再进一步扩大生产,毕竟现在这些股东里边可是有这几个庞然大物,完全可以实现扩大生产的目标。

然而张济安却否决了这一点,毕竟他才是最大的股东,那些矿山都被他买了下来,有矿任性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
虽然煤炭市场上还有的人不得不买木炭,但是张济安知道,即便是买得起煤炭却买不起木炭的人,在长安至少也算是一个小康之家,有多少人整个冬天都不用一块煤炭?

比起那些伐薪烧炭的炭农来,这些能够在大冬天生起一个炉子的家伙,简直是太幸福了。

且不说上中学的时候学过的白居易的卖炭翁,就是春明门外的老百姓,依然有大冬天窝在破被窝里边不出门的人。

寒冷的冬天里人都不敢出门,他们连一件棉衣都没有。

家里的男人为了给全家人寻找能够取暖的柴火,只好将两件单衣缝起来,然后在中间塞一些干草之类的。

从那冻得瑟瑟发抖,脸色铁青,手脚皴裂的样子来看,这方法根本就没有任何能够保暖的效果。

这还是在长安城外的郊区。

在土门县,情况就更加糟糕了。好在那些煤矿工上大多都在地下,也不算太冷。

这个大唐盛世与他心中的大唐盛世相差太远了。

所以他决定,煤炭的市场就维持在这样一个不饱和的状态吧,也给那些伐薪烧炭的炭农给一条活路,你总不能将他们都变成煤矿工人吧?

经过这十多天的忙碌,煤炭的事情告一段落了,一切都走上了正轨。

大雪落下,也干不了其他的事情,正是风花雪月的时候。

想一想,那些酒泡了半个月了,多少也应该有点效果了吧?虽然说有人一泡就是半年,但是这半个月的时间也应该有点效果了。

不行就拿程老白鼠来试试,反正老程好酒,自称长安第一酒量。

崔文礼看着这一幕也不好说什么,他只好在心里边默默的同情了一下自己的姐夫,为了大家的发财大业,你老人家先试试吧。

毕竟五十岁的人了,身体机能已经趋于衰退的阶段,这时候也最能够显示这药酒的价值和效果。

当然老程是练武的人,腰应该是很好的,不用担心明天起不了床的问题。

如果这东西真的有用,那可就大发了,想想长安的高层,那些贵族和世家的家族吗?还有那些大商人呢,估计会疯抢吧?

泡酒的时候当时都是十斤左右的大坛子泡的,可是卖的时候就不能这么买了,必须要分成一斤一斤的小瓶,只有这样才能够显得珍贵。

可以用来牛饮的,那都是大路货,浓缩的才是精华,袖珍的才是珍品。

本来张济安打算拿十斤的一坛子让老程试试,反正他们俩关系好,他又知道老程好酒,也不介意多送他几斤。

一次喝不完,可以让他分几次喝,这高度白酒,老程一次至少喝两斤。

这东西,自家弄的成本又不高。

而且他想着这东西里边泡的都是中药材,按理说中药的效果来的比较慢一点,提这么一坛子,让老程每天喝个一两斤,连续喝五天总会有效果了吧?

没错,他就是将这个当做中药来对待的。毕竟他是年轻人,又没喝过这东西。

然而崔文礼却拦住了他,不是小崔明白这其中的道理,其实,在这之前,就没有这药酒出现,鬼知道有什么效果?

关键是崔文礼知道,这酒是试探对他姐夫的作用的,一旦老程喝了有效果,尤其是效果特佳,到时候一旦征伐无度,倒霉的还是他姐。

崔氏比程咬金年纪小一点,但已四十多岁的人了,经不起老程折腾。

为了讨好崔氏,程咬金连小妾也只有两个,五姓女得罪不起啊。关键的时候,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。

当然这些只是在崔文礼心里想想而已,嘴上是不能说的。就连拿老程来试药,也只是一副你知我知心领神会不言而喻的表情。

这事儿心照不宣就算了,总不能说出口吧。

在酒量的控制上,崔文礼也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,“拿两斤太多了,两斤喝完就喝醉了。”

“那就拿一斤?”

“好吧,拿一斤试试,如果有效果明天再拿一斤。”

趁着天色未晚,两个人提了这么一瓶酒就去了卢国公府。

其实崔文礼本来也想着再提一瓶,他也想试试,但是考虑到这酒里边泡的毕竟是药材,还是算了吧,他可没有拿自己当小白鼠的想法。

虽然方子是神医孙思邈给的,但问题是孙神医说,这药是按照正常的中草药的服用方法在火上煎服的,又没说是拿来泡酒的,谁知道这方子拿烈酒配伍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?

小心为妙,先看看姐夫喝了之后的效果。

虽然说姐夫是最亲近的亲戚之一,但是在这个事情上,死道友不死贫道。

命这东西,值钱着呢。

至于程咬金,完全没有被当做小白鼠的觉悟,他关心的是这酒喝了有没有效果?

老程的身体状态还是不错的,但问题是经常喝酒,对某一方面的机能实际上还是有损害的,这事又不能明说。

所以他对药酒的表面的态度就是,不管有没有药,老子就喜欢喝酒,尤其是烈酒。

这样说出来也是挺有面子的。

至于心里边怎么想的,鬼才知道。

一斤烈酒,老程一阵功夫就喝完了,这家伙这段时间一直喝的都是高度白酒,所以也把酒量给练出来了,一斤酒对他造成的影响不是太大,绝对不会把他喝醉的。

这才是最好的情况,万一真的喝醉了,那怎么样测试效果了?

难道让流一夜的鼻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