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小说 > 历史小说 > 尔等休送 > 第二十一章 灯会(上)

第二十一章 灯会(上)

灯会有个很好记的名字——新盛。

关于这场灯会,陈牧知道的不多。

只知道方腊这边是在紧锣密鼓的筹办,想要办成一场极为盛大的集会,以此来吸引天南海北的有志之士。

听说灯会的名字,是由方腊所起,城中百姓听后无不说好,也算是给灯会开了一个好头。

至于灯会的场地,很自然的落在了城中心广场上,毕竟这里是方腊登基的地方。

既然灯会的名称有了,场地也有了,接下来,就轮到一系列表演节目上场。

首先,上元节里闹花灯当然少不了,猜灯谜也必不可少。

除去一些常规的表演节目踩高跷、舞狮子以外,走百病和划旱船也成功入选,成为今夜这场盛大集会的开场。

不需远眺,就在陈牧前方不远处,登云桥上众多精心打扮的小娘子,三三两两结伴成双,其白绫裹衫,裙摆席地,衣带随风,朦朦月色下,又有小雪飘飘,衬着她们如同月宫中仙子下凡般,说不尽的清丽秀美。

这些年轻貌美的小娘子,她们是不下桥的,只是在登云桥上走一走,民间称之为“走百病”。

老话说,上元里走桥,一年腰腿好。

若要走桥,便是去永宁街旁的登云桥上最佳。

桥上数不清有多少名佳丽,来来回回走过几趟。

黑夜似乎给了她们最好的掩饰,平日的矜持在这一刻得到释放,大大方方的向世人展现出她们的柔美。

却有犯二青年登场,上前踩裙摆,拽衣带的糟心货着实不少,引得桥上的小娘子们慌张下桥,甚至还有人因此不慎落水。

桥下负责守卫的士卒匆忙上前制止,当场拿下了数名生事之人。

……

眼下,灯会的气氛有了,人们的期待也上去了,可问题是那划旱船怎么办?

顾名思义,划旱船当然要有船。

那船从哪儿来?

也简单。

有将士提议,把城里的画舫拆拆改改,翻新弄弄,搞个十来艘,组成一个较为宽阔的船面,可称之为纲。

对了,就是运送花石纲的那种纲。

说出这种主意的人,立马惹得众人不悦。

一系列诸如小家子气啊,有失我江东气派啊,落了圣公威风之内的责难那叫一个铺天盖地,众人见了如此情形,也就不再出言建议。

倒是那丞相包康,在这种时候敢于出头,提议把城外钱塘江边停着的“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”弄进城里来……

好嘛,这一下,更没人出声了,都傻眼了呗!

那船长足有十丈,宽约三丈余,如何能入得了这内河,进得了杭州城?

此番提议也很快被众人否决掉,谁料他方腊方圣公似乎就认准了这艘巨船。

这艘“神舟”七八年前作为出访高丽的主船,自然是经受过滔天巨浪的洗涤,接受过外邦臣民的朝奉,无论是从船的规格,还是质量上来讲,都毫无二话可言,也更能彰显气派。

要不说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呢,既然方腊认定了这艘“神舟”,那作为常年搬运花石纲,又经常拆毁城墙的江南官员,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老方法。

直接将钱塘下水门的城墙拆了,再把东西两河上的石桥毁了,至于登云桥嘛,由于其历史悠久,赋有特殊意义方才得以幸免。

不得不说,杭州城内上上下下为了这次“新盛”灯会,可以说是煞费苦心,不仅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,各路神仙尽心尽力各显神通,一心想把这场灯会办好,办成一场庆贺永乐大帝方圣公登基的盛大集会。

方腊麾下的官吏要表现,城中的员外要生意,百姓们要热闹,几乎是在所有人同心协力,共同努力下达成的结果,至少在目前来看,还是很让人满意的。

再往后,宋人但凡提及灯会,首先想到的就是此番杭州集会,这般也就足够了。

实际上,杭州百姓如此热心,也说不上是有多大目的性。如果非要有一个解释的话,大抵上就是为了那抓不住,握不牢,再难见,难忘怀的崇文情怀吧。对于江南百姓而言,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般开心畅快了。

至于方腊一方,如此尽心竭力,全心全意,甚至不惜把军政要务暂放一旁,也要举办好这场盛大的灯会。

这其中究竟有几分与东京汴梁城、与赵皇帝比较一番的意味,倒也不用真去计较。

……

西城门今日破例,敞开了两个时辰,放了千把人进城。

当然,这些人也都经过了层层筛选。

听说,有位好汉自称是江湖上顶顶有名的绿林豪侠,特意不远万里赶来杭州,有意投奔圣公。

那守城长官一听,当场就乐了,反问对方如何证明他那绿林豪侠的身份。

这好汉人狠话不多,先脱去上衣向众人展示背后疤痕,随后再舞弄一番沉甸甸的狼牙圆锤,守城长官见了,半信半疑的叫了两个士兵,说要试试这豪侠的一身武艺。

谁知那虎背熊腰的好汉一上场就不对味了,在场间左躲右闪,憋了半天也不出一招。

最后在众人的哄笑声中,他才使出一击闭眼直拳,不曾想他这万众瞩目的一拳打出去,竟没撑过一个回合,便反被士兵打倒在地,瘫缩不起。

最后这位豪侠就被当成细作,给当场抓了,想来是要受不少的皮肉之苦。

陈牧没能瞧见这些城门口的热闹,当真有几分遗憾,但更让他遗憾的是,“文采”居然能成为进城最好用、最方便的通行证。

人从外地来,想进城,还是一样的搜身盘查,一样的需要证明身份。

有个打江西来的才子,拿出携带的官府凭由,又拿出自己的举人文书,就自矜的负手而立,静候守城士兵的查验。

谁知这士兵虽不认得几个字,但那红彤彤的官府印章可是见过的,抬手一巴掌将那文书拍飞。

士兵嘴里骂骂咧咧的,老子这边是方圣公的地盘,你拿赵家的路引来证明,是你傻,还是你觉得我傻。

好嘛,这才子当场就傻了,又讲了半天道理,对方仍是不听不信。才子一时间气不过,直说举人遇着兵,有理都说不清云云。

再后来,从城里来了个书生打扮的男子,对这名江西才子一番考校,方才放人进城。

随后,城门处就多了两张桌子,那桌子上呢,摆了笔墨纸砚,凡是自称有功名者,自可写下一两句新词,再通过一番相对简单的常识性考校,便可大大方方的进城。

陈牧此刻正身处于登云桥下,这边聚集了大量的人群,听到晌午时候发生在城门处的这些事情以后,不禁大呼遗憾。

若是他能知道这些消息,早早地跑去城外,卖诗卖词……

宋词万首,陈牧以为就算咱记不全,难道还不会现编吗?

合辙押韵,单压双压,都拿手啊!

日入万贯的机会,就这样生生错过了。

可惜……